旅游热点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我在宁波养棘螈!这群大学生接力扎根山林繁育濒危物种

潮新闻 共享联盟·宁波 孙肖 许天长 共享联盟·戴金栋 记者 周松华

镇海棘螈是棘螈属(Echinotriton)仅有的3个物种之一,也是现存最古老的两栖动物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极度濒危物种,因其主要分布于宁波北仑区域,也有着“宁波大熊猫”之称。

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近年来,宁波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北仑分局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镇海棘螈专题研究和物种抢救,专门建立了镇海棘螈保护区。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爱春副教授团队也受邀来到北仑,成立镇海棘螈人工繁育实验室,开展资源本底调查、繁殖生态学、栖息地改造、人工扩繁和野外放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资料图片)

8月15日一早,镇海棘螈抢救性保护团队负责人邱霞和队员们带着新一批人工繁育的棘螈幼体,来到了瑞岩林场内的棘螈保护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小心细致地将棘螈幼体放归大自然。

每当抵达一处放归点,队员们就会娴熟地戴上无菌手套,小心翼翼地将一尾尾棘螈从繁育箱中取出,那些乍看形似壁虎的“小丑萌”,就纷纷向着枯叶下的石隙爬去。

“让它在自然环境下冬眠将提高它的存活率,所以,我们在实验室给它养到上岸之后,就把它放到野外,让它在自然环境下冬眠。”邱霞告诉记者。

据介绍,每年3月中下旬到5月初是镇海棘螈的繁殖季,那段时间,队员们每天都要来到它们的繁殖区域,寻找那些入水困难的卵团。队员朱锡红说,“棘螈物种非常特殊,它的卵如果产在岸上,就可能被其他动物吃掉,或者面临干旱的风险,我们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人工孵化,可以增加卵的孵化率。”

整个孵化过程一般要经过30天左右,期间为确保卵团有足够的水分供胚胎顺利发育,队员们还设计研发了模拟镇海棘螈自然生存环境的繁育系统,帮助它们更快适应环境,茁壮成长。

“我们是棘螈的临时妈妈,有时还是它们的保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朋友,是相互陪伴成长的小伙伴。”朱锡红说,刚刚孵化的棘螈宝宝像蝌蚪一样用鳃呼吸,它们会在培育箱的水里生活,待四肢变得发达,鳃退化,体长长到3厘米左右,就能离开水环境,也能回归大自然了。

据统计,2018年至今,已经有6批大学生接力镇海棘螈人工繁育项目,他们接力扎根山林,成功繁育棘螈超过1700尾,且还在逐年增加。野外镇海棘螈的数量也在同步增加中,在瑞岩林场繁茂寂静森林里,棘螈迎来了新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